《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06/11/6]
《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的灵魂和核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的学生已经占到了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53.4%。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某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高职院校特别是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学校、成人高校等发展而来,具有“学校新、任务重、条件弱”的特点,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有一个经验不足的问题,加上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说,其起点要较本科院校的学生更低一些,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人们对普通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比较普遍、深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总的说来,这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还不够。研究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及对策不仅能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而且对高职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方法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目标,以服务高职教育教学为宗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通过系统总结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研究和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课题研究由“两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承担,由“两课”教研室研究员魏文爽、公共课部主任李佳圣、“两课”教研室主任王世荣牵头,采取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个别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在校高职生的思想品德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调查了解本科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将高职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与本科学生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高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相应的对策。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保证研究结果依据充分,证据确凿,我们从以下方面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
首先,课题组负责人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教育科研培训班,接受了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培训。
其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负责;
第三,组织人员到苏南对毕业进行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调查毕业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就业、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第四,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八个系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师生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心,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征求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调查得到的材料对高职生的思想品德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第五,安排人到孝感学院对部分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科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并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与本科生进行比较研究;
第六,根据高职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七,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两课”教学改革,特别是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提出了完整系统的改革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研究:
1、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
高职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主流是好的,思想品德状况总体上说是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是积极进取的。主要表现在:
(1)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政府高度信任,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调查显示,88。1%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60。8%的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77。6%的学生认为在中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74。2%的学生坚信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定能成功。在被调查对象中,已有34。6%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还没有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中,有75。7%的人正准备或今后一定会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在对当前党的干部状况和反腐败问题的看法上,多数学生认为党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党和政府一定能根治腐败。
(2)关心国家大事,政治热情较高。在被调查对象中,98。2%的人关心国家大事,54。2%的人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种政治活动,另有35。2%的人虽不是很积极主动,但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一般都能参加。80%的人对学校开设的政治课感兴趣或有一定的兴趣。上网主要是查看新闻的占19%,课外阅读政治书籍或报刊杂志的占47。1%。
(3)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上进心强。在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的问题上,97。8%的人认为新时期仍然应坚持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65。5%的人表示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60。2%的人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报效国家、振兴中华。在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上,65。5%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76。8%的人认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关心,积极帮助,68%的人认为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另有31。1%的人认为主要考虑自己,但了尽量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调查中,67。9%的学生表现出了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68%的学生表达了无偿为同学服务、努力争取当先进的良好愿望。
(4)思想道德修养较好。在被调查对象中,严守校纪校规的占76,4%,一般能遵守的占21。9%,两部分合起来占到了98。3%,有抽烟、酗酒习惯的仅占19%和2。6%,讲究公共卫生、基本不乱吐乱扔的占52。3%,对坏人坏事能“挺身而出、勇于斗争”的占52。8%,对坏人坏事“可能不敢挺身而出,但义愤填膺,希望并支持与之斗争”的占44。3%,犯了错误愿主动承认、勇于改正的占84%。95。2%的人与同学能友好相处,86。4%的人碰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69。1%的人能积极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5)心理素质较好,自主精神较强。应该说,高职学生经过高考,许多人思想上是留下了阴影的。但大部分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很快就走出了阴影,适应了环境。调查中,84%的人认为高职也一样出人才,76。6%的人认为虽然在学习、生活上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会被困难吓倒,而会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77。1%的人认为主要“靠自己努力,靠自己的真才实学”。
2、高职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与困惑
高职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上进心强。但由于涉世不深,思想容易冲动,看问题易于偏激,虽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
(1)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调查显示:33。8%的人对党的干部存在错误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当前的干部是“无官不贪,干部中无几个好人”;27。7%的人对党惩治腐败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党和政府根本无力根治腐败,还有许多学生认为“说不准”;7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优劣,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人仅占24。5%。
(2)艰苦奋斗精神不强,生活上有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许多学生认为“现在生活过好了,再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不合时宜了”。有人认为“各家的情况不同,是否须要勤俭节约由各人自己决定。”调查显示,有的学生每月的生活消费高达1000~1500元。而正是这些人,还认为自己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是“钱不够花”。
(3)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劲头不足,对个人前途缺乏信心。调查中,有6。7%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31。2%的学生对专业兴趣不大,是耐着性子学。许多学生学习不用心、不自觉。课外看专业书籍的仅占14%,从没迟到早退旷课的只占51%,认真听讲的只有65%,许多学生不是自觉、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而是在老师的强制下完成且是抄袭的,考试中曾有过舞弊想法或行为的人竟高达23%。许多人对毕业后的去向表示忧虑,30。9%的人对个人前途缺乏信心。
(4)思想认识呈矛盾状态,价值判断存在双重标准。思想上的不成熟,认识上的片面性、偏颇性使学生在许多方面表现为自相矛盾,“以自我为中心”使一些人在对学校、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上存在双重标准。许多学生一方面希望学校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又希望学校不要管得太宽;一方面希望学校有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另一方面又希望老师上课不要清点人数,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一方面希望在学校学到真正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又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一方面要求学校、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许多方面甚至是放纵自己;一方面希望学校开展活动,应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而当学校组织活动时,又不愿参加或不是积极主动参加等等。
3、高职学生思想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带来的困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真心拥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但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容易造成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使社会分配不公,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特别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道德制约乏力,出现了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欺骗欺诈行为蔓延,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等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困惑。又由于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还不完善,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生活困难,有的甚至面临辍学的危险;而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却挥金如土,这也会使学生心理失衡。加上学生缴费上大学,家庭负担加大,为谁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且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些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
(2)各种文化碰撞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许多多样化,各种思想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这种变化总体上说是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形成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但在此过程中,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也有所增长,甚至出现了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又由于网络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不断渗入,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种族主义、民族歧视、低级下流等文化垃圾充斥网络。这对那些辨别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青年学生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实际不相适应。尽管高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但总的来说,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还不完全相适应。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政治工干部不足,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二是有的政工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许多问题自己说不清楚,思想理论教育缺乏说服力;三是工作方法陈旧,形式主义多,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特别是高职院校,建立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和吸引力。
(4)学生心理障碍带来的问题。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心理发育尚不健全,他们思想活跃,反映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但由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思想容易冲动,看问题易于偏激,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不善于自我调适,一旦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出现反差,就容易产生思想困惑,进而对一些事情产生盲目的不满情绪,甚至失去信心。
(二)、高职生与本科生思想品德状况对比研究
1、高职生与本科学生最大的差距在于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生与本科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其最大的差距就在于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具体情况见下表:
调查项目
|
从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
上课认真听讲
|
认真完成作业
|
课外自觉学习
|
对所学专业感兴趣
|
课后自学专业书籍
|
上网主要查资料
|
学习跟得上
|
考试有过舞弊想法或行为
|
高职生
|
51.0
|
65.0
|
81.1
|
61.1
|
62.1
|
14.1
|
39.1
|
76.0
|
23.2
|
本科生
|
71.8
|
71.8
|
92.1
|
80.5
|
68.3
|
36.4
|
46.2
|
85.3
|
15.2
|
此外,在“你最关心的问题”的答案中,许多本科生回答的是“如何把学习搞上去”,而高职生却很少有人回答学习方面的问题;在对学校的建议中,许多本科生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主张,而高职学生则更多的回答的是生活方面的问题。
2、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又有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观念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文化基础较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校生源大战愈演愈烈,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说文化基础相对要差一些。例如许多省的高职招生起分线仅200分甚至不足200分。还有些来自中职、技校的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高中文化知识,文化基础更差一些。文化基础差会导致学习困难,学习跟不上又会造成一部分人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许多学生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而是由父母之命、老师之言而定,学生并没兴趣,这就使一部分人出现厌学甚至逃学的现象。二是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习方式由中学向大学的转变。中学阶段是保姆式的教育,老师把学生管得很紧,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大学期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许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转变,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然所有的大学生在人学之初都有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但一般说来,文化基础较好、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这种转变,而文化基础较差、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则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厌学的情绪。三是心理上的偏差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学生自认为并不比别人差,因为高考发挥不佳而上了高职,总觉得低人一等,心理上的自卑导致学习劲头不足。还有的学生认为进入高职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四是网络文化的影响。由于网络文化的发展,许多学生沉湎于网吧,严重影响了学习。特别是那些文化基础较差和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由于上课听不懂或不愿上课而去泡吧,有的甚至形成了一种学习动力不足----逃课上网------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动力更加不足的恶性循环。此外,高职生没有本科生那种考研的动力推动。尽管高职学生也能升本,但一是名额所限(一般为10%),二是费用较高,许多家庭无力负担。而考研是没有指标限制的,且无须承担高额的学费。可见,升本虽然对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远没有考研那么大的推动力。
(2)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教育、教学、管理等许多方面都有一个经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首先,由于许多教师来自中职、成教或普通高教,习惯了上述学校的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其次,高职还没有定型的教材,大多为普通高校本科教材的浓缩本,教材内容与高职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再次,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影响了教学效果。许多教师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教师只在上课时才与学生见面,课后根本不接触学生,或只管自己讲课,不管学生的组织纪律,不过问教学效果,这必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中,许多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从学校方面看。首先,学校的教学设备、实验设施、实训、实习场地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黑板上开机器、课堂里造汽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由于高职院校一般财政拨款不多,学校领导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抓教学,这必定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学生的宽进宽出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些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学费,生源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尽管有少数学生多门功课不及格,但学校为了保生源,抓收入,也只好让他们按期毕业,这也降低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
(3)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同了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许多误解。在有些人看来,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甚至是不正规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都是一些较差的学生。有的学生也把进入高职看成不得已的事,认为高职生低人一等。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学生刻苦学习,奋起直追,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高职生并不比别人差,但也有少数人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严峻,少数学生便产生了读书既费劲又无用的思想。另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历高、学习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收入高,学历低、学习成绩差的人也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这就给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太爱学习的人以反面影响。还有少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因家长有钱或有权,受社会上“学了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影响,把读书看作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这就更没有学习积极性了。
(三)、加强高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历史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2、加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力度,确立学生思想品德信息指数,建立学生思想品德监控系统和预警机制,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思想工作对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方法。努力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变压制管理为关心爱护,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防范,变教师单向灌输为师生双向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两头,稳定中间,把育德与育心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收到实效。
4、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转变教育观念。要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2)改革教学形式。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差异的特点,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让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吃饱”,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吃好”,让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吃得进”。
(3)更新教学内容。要以企业和岗位需要的能力为目标,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原则,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用得上,有效果。
(4)创新教学方法。废止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双边活动,重视实践教学,建立讨论、答辩、社会调查、论文写作、自学指导等多维立体教学方式,还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5)改革成绩考核方法。要从单纯的考知识、考记忆转变到考能力、考应用上来,突出对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查。要注重平时考查,采取面试、开卷、论文、答辩、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试行分级考试。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
(6)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制,使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为此,除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可在学生中开展各项有益的竞赛活动,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树立学习标兵,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纪律松弛、不思进取、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给以处罚直至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要加强学籍管理,坚持考勤制度,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制止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发生。还要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制度,以争取家长的配合。
(7)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必须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监督。领导要深入教学,研究教学,熟悉教学,及时指导教学。要千方百计增加对教学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就业。要树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把就业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要坚持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重的原则,号召学生自己创业;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使教学服务于学生就业的需要,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还要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信息网络,加强与劳动人事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就业。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形成了《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对策》、《高职生与本科生思想状况对比研究----高职生学习动力现状分析与思考》、《高只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班主任工作点滴谈》、《在大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校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度”》、《高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等论文。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对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提出了一些符合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2、较全面、真实地掌握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3、找到了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主要差距,分析了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为解决高职学生的思想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探讨了加强高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对策,对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课题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提出了确立学生思想品德信息指数,建立学生思想品德监控系统和预警机制,以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课题研究与高职“两课”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以研促教,以改促效;三是针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提出了分层教学和分级考试的设想,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课题研究的不足和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由于条件所限,调查主要是在孝感学院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而这两所学校都属于地方院校。尽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且态度十分认真,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仍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许多对策,有些是教职工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有些正在摸索之中,还须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炼。
(三)如何克服部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还须要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 高职生思想品德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2004年10月20 日
课题组成员:
组长:魏文爽
副组长:李佳圣 王世荣
成员:张香生 潘春丽 孟彦乔 高俐 李雪松